《小时代4》海报向名画《最后的晚餐》致敬
◎ 因应互联网分众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开始转型
按照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王旭东的说法,由网路微电影《老男孩》改编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颠覆传统电影产业模式,充分利用与用户沟通互动的方式,为电影业提供更多超越传统电影的寻找、组合、阐释的机会与乐趣。其 2 亿元的票房收入正式打响了中国电影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枪。而《小时代》系列等影片的成功昭示着,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第五代、第六代之后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正式到来。这与新观众群体的出现不无关係。艺恩谘询在今年年初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目前的电影观众中,15-24 岁的观众佔比达 32.2%,加上 15 岁以下的观众佔比可达 35%;而在 5 年前,这群人的比例不到 10%。「决定开拍的时候,我们就把 25 岁以上的人都『砍』了,互联网讲分众,我很清楚《小时代》是拍给谁看的,就是为他们制定的。」张昭说。《小时代》前两部是在不足 80 天内套拍的电影。在《小时代 1 》之后,投资方曾讨论要把《小时代 2 》从「粉丝电影」变成全民电影,避免过多的拜金倾向。郭敬明立刻回覆:「你们可别忘了当初为什幺来找我做导演。你让我从粉丝电影转型,那根本就是丢掉我最擅长的东西。」
◎ 《小时代》拜金,奢侈品牌嗅到商机
20 多岁的美女帅哥穿着皮草、喝着香槟──这样的场景吸引很多中国年轻人。奢侈品牌正在瞄準这群人,向他们贩卖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小时代 3 》在 Fendi 的罗马旗舰店拍了 3 天,Fendi 和 Michael Kors 还把品牌服装租借给剧组。本刊在今年年初的报导中认为,《小时代》的主演都是 20 多岁的美女,这对中国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由于中国政府的反腐运动,已经显着抑制了企业高管向官员馈赠礼品的风气,这类年轻消费者正在成为那些兜售奢华生活方式的品牌的首要目标。」报导说,「一些像 Fendi 这样的公司能够利用影视剧,以很小的成本,让自家品牌进入中国年轻人的视野。其他公司则愈来愈愿意花钱购买这类植入式广告。」网易则推出了与「小时代」同名的手游,并希望由此展开与 Michael Kors 和兰蔻等品牌的合作。「中国年轻的90 后一代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且更愿意尝试新品牌。」网易公司副总裁王怡此前在回覆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小时代》已经在中国的青少年中培育了一大批粉丝,与其合作将大幅度提升各大品牌在这一群体中的曝光度。」
◎ 《小时代》带动 IP 改编热潮
中国的电影市场迎来多元化时代。从 2012 年底《泰囧》上映开始,有近 10 部低成本、高票房的电影出现,但导演都不是专业出身,例如徐峥、赵薇、邓超。「还有两个作家,郭敬明跟韩寒,中国就是这幺奇妙。」香港电影製片人施南生说。过去第五代导演迷恋的宏大叙事和国家命运主题也不再受到市场欢迎,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爱情片、喜剧片、奇幻片等题材。据艺恩谘询统计,2014 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额 296 亿元,影片 326 部,其中进口片 67 部,国产片 259 部,国产片票房 162 亿元。愈来愈多的导演正在尝试新类型,比如张艺谋开拍奇幻与魔幻类型的 3D 动作片《长城》,陈凯歌执导奇幻与冒险结合的喜剧片《道士下山》。

◎ 中国文化转型期,电影产业面临各种问题
郭敬明正在努力淡化自己的作品和公司的「校园」标籤。根据陈楸帆的说法,2012 年郭敬明找他签约科幻作品时,他有所顾虑。「我个人倾向于成人化写作,最世文化的读者年龄层太小。」郭敬明随后和他提到科幻小说拍成电影的可能。「你能感觉到他背后的野心,他对影视化、高端化的计划。」陈楸帆说。《小时代 4 》已上映半个月(截至本刊八月刊出为止),郭敬明的「跑站」(剧组在影片上映前后到各大城市进行宣传)没有停止。这是一个已经长达两个多月的体力活儿──从 5 月下旬开始,他前期每天跑一个学校,一共跑了15 个城市的院校;后期跑 13 个城市的影院,最高纪录一天跑了 10 个影院,平均每天从中午 12 点开始到晚上 9 点。
【成为重击会员】热爱影剧的你快订阅重击电子报加入会员吧!重击会员将可以收到每週精选内容和编辑室报告,到年底前还有特映会、讲座、电影票等专属好礼,週週抽週週送订阅电子报成为重击会员请点以下连结:http://eepurl.com/gfJSjb

2019 LUCfest 贵人散步音乐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