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初期妈妈要注意早产的问题,到了怀孕后期则要提防早产的发生,这样才能安全生下可爱的宝宝。 什幺是流产?
怀孕未满二十週即中止怀孕时,称为流产。如果连续三次以上流产称为「习惯性流产」。
染色体异常、感染特殊疾病都可能流产
‧胎儿染色体及基因异常,会出现早期自发性流产。这是物竞天择的原理。
‧母亲感染特殊的疾病,例如,弓浆虫、披衣菌、梅毒等。
‧内分泌异常,例如,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泌乳激素过高等。
‧子宫发育或子宫内环境异常,例如,双子宫、子宫内膜粘连、子宫肌瘤等。
‧不明原因。
出现流产徵兆该如何处理?
如果孕妇查觉有下腹痛、少量出血的徵兆时应尽快就医,如果医师检查后,认为状况还算稳定会给予安胎药物(黄体素)来尝试改善症状,如果胎儿本身没有异常的问题,可能能够顺利安胎。
如果出血量增多,而且子宫颈口已经呈现扩张变化,有可能无法顺利安胎,必须接受流产的事实。
流产发生后,要确认子宫内是否已经完全流产,即胚胎组织都已排出,如果是不完全流产,需要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将子宫内组织清理完全。
避免让流产发生暂时不做长途旅行:怀孕初期胚胎着床尚未稳定,妈妈应多休息,暂时不要做长途旅行。
避免意外事件:注意居家及外出安全,防止跌倒的意外。
勿乱服药物:身体不舒服时,应就医治疗勿乱服药物,但也不可坚持生病不看医师,这样反而会造成疾病产生併发症,影响胎儿的健康。
习惯性流产者暂停性生活:如果是特殊状况的孕妇,在怀孕初期及怀孕最后二个月,建议暂停性生活。
小提醒
注意流产及早产的警示讯号:
‧阴道有出血现象。
‧剧烈的下腹疼痛或下腹紧缩感。
‧腰酸、下背疼痛。
什幺是早产?早产儿指的是怀孕週数满二十週,但未满三十七週就出生的婴儿。早产的发生率约为百分之十,但早产儿佔所有新生儿死亡原因约为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比例相当高。
早产的警示讯号:‧出现规则持续性的早期阵痛,每十分钟就有一次的子宫收缩。
‧出现出血或羊水流出。
‧持续性的下背痛或腰酸感。
‧腹部有下坠感或阴道有压迫感。
‧经医师内诊发现子宫颈有扩张、变薄的情形。
早产儿可能要面对呼吸窘迫、视网膜病变等问题
早产儿有很多器官都未发育成熟,如果太早出生就要面对各种难题,例如,呼吸窘迫、无法维持体温、容易受感染、肠胃功能不佳、视网膜病变等,虽然目前医学很进步,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但是还是希望每位宝宝都能预产期到时候才降临人间。
孕妇年龄太小、太大、过度劳累等都可能早产
‧孕妇的年龄小于十六岁或大于四十岁。
‧孕妇压力过大或太过劳累,引起子宫收缩造成早产。
‧孕妇有抽菸、喝酒、药物滥用等不良嗜好。
‧曾有早产或流产病史者。
‧子宫发育异常者,例如,双角子宫。
‧有特别疾病,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发生妊娠毒血症等孕期疾病。
‧双胞胎或多胞胎。
‧过去曾进行子宫内的手术。
‧子宫颈闭锁不全。
‧发生胎盘早期剥离。
‧胎儿有遗传或染色体异常问题。
‧前置胎盘。
‧不明原因。
出现早产徵兆该如何处理?
如果经医师检查,没有出现子宫内感染或胎儿窘迫现象,通常会建议母亲安胎,藉由口服及静脉注射给予安胎药急性期时必须绝对卧床安胎,必要时会要求妈妈住院安胎,通常週数愈大宝宝出生后健康状况越好。
不要让早产找上妳不要太过劳累:如果是早产的高危险群,要特别注意怀孕状况,尽量不要熬夜、加班、久站,觉得疲累时要多休息。
保持愉快的心情:要放宽心,让自己随时保持愉快的心情,这也是良好的胎教方法之一。
出现宫缩时应卧床休息:如果出现子宫收缩时,要尽快卧床休息,若休息一、两个小时之后情况没有改善,要尽快就医。
定期产期:每位妈妈都应该定期产检,尤其是早产高危险群,如果觉得身体有异状时,要赶快就医请医师做诊断。
★请教医师
流产后应用一週左右的时间来调养身体
坐月子包括身体与心理的恢复。足月生产后,整个身体历经巨大的变化,心理精神上也要面临新生儿的照顾压力与学习,这都需要些时间,一般要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坐月子。而流产也是经历怀孕的过程,虽然怀孕不成功且週数较小,身体的变化并不像足月生产那幺大,但也是需要恢复的时间,而且也包括心理上面对挫折失落的调适,一般建议以一週左右时间来调养,饮食的部分就因人而异,只要不与医师的治疗有冲突即可。
《新手妈咪怀孕育儿全书》